城区学院成功举办“学术面对面”研究生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2-25浏览次数:158

20181221日下午230分,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在资环楼554会议室举办了“学术面对面”活动。本次学术活动汇报人是博士研究生李一曼,汇报主题为国高新区空间生产及多尺度割裂特征——以上海张江高新区为例。本次活动邀请到城区学院副经理滕堂伟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

李一曼博士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汇报,即背景概述、问题提出、理论探讨、机理剖析、实证研究、结论与讨论。背景概述又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宏观背景、发展情况、地方实践。基于此背景,李一曼博士提出此次研究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高新区空间生产内在逻辑是什么,二是高新区“产业孤岛”或空间二元结构呈现何样特征。然后,李一曼博士从理论探讨和机理剖析两个方面为下文实证研究的进行奠定理论基础,理清文章逻辑。研究收集了张江高新区的遥感影像资料,并通过查询各网站获取了园区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合作基础数据及资料;同时,多次对园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开展问卷调查。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享有优越政策环境和独特治理体制的高新区渐成政经要素争夺的空间。(2)权力缔结资本主导了高新区空间生产,造成高新区与东道地区发展中的空间断裂。(3)张江高新区个案研究佐证了上述逻辑及特性,并在“空间形态—功能—感知”面向上更为具象的凸显割裂特征。最终李一曼博士提出建议:地方政府首先要审视高新区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推进“区政”融合;其次,高新区产业集群建设要更具包容性,更多吸纳东道区地方生产企业“入网”;在创新网络建设方面,引导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机构共建混合制研发机构并鼓励其同本土内资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合作;在社会维度,高新区应该更具开放性地扎根于地方发展,助力高新区创新文化的营造。

李一曼博士汇报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其中一位同学问道:“时间割裂与空间割裂中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区别?”李一曼博士详细回答了该同学的问题:“空间上没有为政策体制服务,只是对园区服务,而时间方面考虑了园内和园外。”紧接着,又有同学问道:“开发区与城市割裂是必然结果还是由于发展阶段的问题?”李一曼博士认为这与其区位有关,但也与发展阶段有因果联系。

活动最后,滕堂伟老师进行点评。首先滕老师指出该研究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在主导因素中,资本这一因素分析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此次研究框架较大,在背景阐述部分存在相互矛盾现象;研究所阐述的理论对观点的支撑尚有不足;最终结果没有揭示出中国高新区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等。


撰稿:陈宇奇

摄影:陈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