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学院学术面对面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5-05浏览次数:181

2019426日下午1点城区学院在闵行校区资环楼539举办“学术面对面”活动。本次学术活动汇报人是硕士研究生陈炳,汇报题目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邀请到了张维阳老师进行点评。

首先,陈炳分别从社会关注和学界热点两个方面介绍选题缘起。随后,他阐述了生态文明内涵和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总结为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并列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指标体系。

在介绍方法与数据来源时,陈炳指出研究方法有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列出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研究发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两者的耦合发展协调度上,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的城市均为区域高值区。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城市为区域低值区。综合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的耦合协调度近年来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水平依旧较低。

从时间序列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协调度空间格局由三点分布转变为“Z”字型分布。将2015年长三角26市生态文明与城市化排名进行象限划分,上海、杭州等10个城市属于区域Ⅰ-高高型,湖州、合肥2个城市属于区域Ⅱ-高低型,安庆、宜城等13个城市属于区域Ⅲ-低低型,只有铜陵市属于区域Ⅳ-低高型。最后,陈炳对所做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

汇报结束后,与会同学积极交流,踊跃提问。有同学问到,该研究指标的依据以及权重如何确定。陈炳同学回答,该研究体系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而确定,权重是通过熵权TOPSIS 法确定。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高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较高,这一结论是否受评价指标的本身影响。陈炳同学认为,不能排除这一影响,但是从常理上而言这也是事实,经济好的地区本身就会更关注生态文明的发展。

交流最后,张维阳老师对此次汇报进行点评。他对选题意义、文章设计和写作范式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提高和思考的地方。比如,熵权TOPSIS法是根据各指标数值的最优和最劣解来进行客观赋值,而在实践中把数值上的最高项作为最优方案的合理性是值得讨论的。张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学术研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大家受益匪浅。

撰稿:陈宇奇、钱超峰

摄影:钱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