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广泛发动全院师生依托人民网+客户端,开展“同上‘四史’思政大课”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本次主题学习教育共开设四堂课,授课内容分别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公司各年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员工自行观看,学习效果突出,近50余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2018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陈开航写到:1978年,史诗般的改革开放拉开帷幕。在历经40多年披荆斩浪、砥砺前行后,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在迈向强起来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在看完“同上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后,我的内心感触颇多:一方面,我深切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总工程师胡耀邦同志以及陈云同志等为开启改革开放,部署重要方针和计划作出卓越且不可磨灭贡献的伟大人物。在果断抓捕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时期后,中国的革命建设来到了历史进程的关头,往哪个方向去成为亟需定夺的问题。幸运的是,我们国家有上述这样一批理论和实践本领兼具,小心稳妥和大胆进取结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顺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国家各项事业推向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继续谋划好和实施好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计划、决策,争取如期实现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作为即将毕业的华东师大学子,在今天收看这一无比重要、干货满满的思政课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给我的职业生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踏出校门进入国家机关单位工作后,我应当以实际行动为改革开放的推进做出贡献,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
2019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苏晗谈到,通过“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第二堂课,“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中的学习,知道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新中国生产发展快,从经济基础薄弱到发展生产力,实现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稳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年均增长8%。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推动数字发展的新跨越。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奇”在生产发展快,经济体系全,基础设施优,协调发展新,国际贡献大。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是,“坚持一条道路,把握四对关系”。具体来看是,两方用力,两头突破,两手并用,两面开花。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眯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态度开拓出一条条道路,我们也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只要继续发挥制度优势,发展不停止,就一定能够创造中国的新奇迹!
2020级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张喆说到,我今天观看了“同上党史思政大课”,收获颇丰。今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他在翻译过程中把墨水当做红糖水来喝,我的第一反应并不觉得奇怪,而是鼻子泛酸。现在的我们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情恐怕都会感到自己犯傻吧,可是那个年代的先驱一门心思为了理想,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一个个如陈望道先生的人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向着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发令枪,也是谱写灿烂党史的序章。纵然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生机交织着死亡,可共产党员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的执着却从未改变,依旧温暖、明朗,充满着光明和希望。那些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中挺身而出,今天的我们在和平年代里更要继承弘扬他们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要在前人为我们铺设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今天的这堂课上跟随几位教授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苦难交杂的历史,我深知,在日后的生活中也应当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