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学术面对面|2019级硕士研究生彭珏、陈鹏鑫报告,滕堂伟教授点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22浏览次数:61


 2021521日下午14:30,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在闵行校区资环楼539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学术面对面”活动。2019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彭珏和陈鹏鑫两位同学分别作题为《电商粉丝经济的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探析:以抖音直播带货主播为例》和《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城市舒适性理论》的报告,滕堂伟教授受邀评议。

彭珏以抖音直播带货主播为例,运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电商粉丝的地理格局和影响因子。研究发现:中国的电商粉丝经济生产者(带货主播)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地理因素在数字经济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直播电商这种数字经济正在重塑我国的城市等级体系,地理区位和城市规模在信息时代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电商粉丝经济的空间集聚受到文化旅游、电商创业环境影响最大。

滕老师表示彭珏的汇报展现了新时代年轻学子的新视野,并强调了大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数据获取以及数据来源的重要性。同时滕老师也对彭珏的汇报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抖音直播带货主播对电商粉丝经济的表征度、什么样的城市更适合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等问题。

陈鹏鑫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基于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ArcGISMATLAB软件,依据城市舒适性理论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刻画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以上海-池州线为界,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②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受其自身特征和流入地城市舒适性的共同影响,且城市舒适性的影响相对较强。③人口特征变量对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年龄越大、居留时间越长的流动人才具有更强的居留意愿,而男性、未婚、家庭同住人数多的流动人才的居留意愿较弱。④城市舒适性对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舒适性对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空间差异特征。最后,对长三角城市群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滕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首先肯定了陈鹏鑫的研究成果,并认为这个研究方向比较新颖。同时也鼓励要立足中国国情敢于超越或质疑源于西方后工业化实践的一些理论认知,如本文依据的城市舒适性理论。中国人才流动与居留更多的是创业、事业等发展诉求,可以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城市吸引力的分析框架,如从城市的“温度、热度、厚度”等方面来分析。

与会同学认真听取了彭珏、陈鹏鑫的报告,大家围绕着两个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研究方法以及重要研究结论等内容,进行了质疑、探讨和交流。

撰稿:袁荣

摄影:黄静、陈雨婷